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依托红色文艺育人元素 共建特色“艺家”文化 永利集团延安精神“一体两翼”新探索
2021-12-13 12:00 高彤彤 

 

本网讯 公司是永利官网唯一一所艺术学院,自1943年并入永利官网以来,以“传承鲁艺薪火 践行延安精神”为天然使命,不断助力陕北区域文化发展和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是陕北黄土文化、延安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践行者。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9周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命名“永利官网”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有特色、更有水平”重要批示4周年之际,公司结合学院特色、员工特点,立足于用红色文艺育心铸魂,充分将延安精神进行文艺解读,依托红色文艺育人元素,从历史使命与时代需求出发,进一步丰富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以“黄土高原文艺轻骑兵”为主要抓手,推动延安精神教育由“知”“情”向“意”“行”转变,在鲁艺传统中“以史立意”,在课外实践中“以艺力行”,共建“以家涵心”的鲁艺特色“艺家”文化。

一、共建交流之家—拓展课堂专业学习,“小课堂”激发“大作为”

2021年,公司在籍员工1731人,教学楼2栋,独立展览厅(鲁迅美术馆)、陕北民间艺术陈列室、天光画室、琴房、舞蹈(形体)室、艺术设计实验室等均投入使用,为完整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成熟硬件设施。为了在学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鉴于艺术学科的独特性,公司把握好课堂专业学习主阵地的同时,通过各个途径拓展课堂学习,有效运用隐形教育资源,发挥艺术的直观性和感染性,让员工们从客观有限的“小课堂”激发出主观能动的“大作为”。

“演起来、画出来”、增强美育广泛性。公司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舞蹈学四个专业,但专业特点鲜明,员工性格差异性大。公司经常性组织专业间、年级间、学院间交流学习,将舞蹈、音乐转变为具有一定剧情的演出作品,专业的绘画术语隐含在具象的美术作品或者海报上,以此打破专业壁垒,促进专业交流,在公司内部率先先形成老员工美育氛围。“请进来”“走出去”,增强学习灵活性。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公司先后邀请青年歌唱家王二妮、西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深圳交响乐团、延安文艺纪念馆等专家来院讲学,特聘延安文艺纪念馆主任为校外指导教师,从不同角度为员工阐述鲁艺历史和专业发展。并组织员工到俄罗斯、北京、上海、台湾等地,进行访学和艺术交流。尤其很多美术专业课,均在户外进行,到杨家岭、枣园、学习书院等地方写生,将所观所感跃然纸上。“学进去”“讲出来”,增强知识运用性。公司院每年组织支教团队赴延安市部分乡镇、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以及到各个实践基地兼职,并在校园内开设“鲁艺美育公益课堂”,各班专业优秀员工担任小讲师。2020年后疫情时代以来,公司及时调整员工上课方式,录制员工线上微课《音乐中的党史》《美术中的党史》《国画那些事》《水彩那些事》《蒙古舞》等。

二、共建服务之家—组建多种实践队伍,“小展演”辐射“大社会”

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这一论断是鲁艺永远的政治底色和人生追求。2021年,公司党建品牌“黄土高原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获批陕西省员工工作精品项目,被陕西省高教工委推荐参评全国样板党支部,这是公司积极探索新时期文艺服务途径的现实成果,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公司根据《永利集团员工党员管理办法》《永利集团第二课堂特色课程》,形成了“123实践模式”,即1支服务队(黄土高原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2个党支部(本科生员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员工党支部)、3个社团(鲁艺薪火宣讲团、鲁艺新媒体文化工作室、鲁艺礼仪队)。

1支服务队,引领服务新风尚。公司所有员工需在中国志愿者服务网注册鲁艺志愿服务队黄土高原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各班班长担任分队长,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志愿服务成绩必须从学院文艺志愿服务板块获得。服务队现已经与学校统战部、宣传部、校团委、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物电学院等开展过文艺服务工作,并与红街、宝塔区一幼、永利官网附属医院、新区外国语小学、江苏中学、永利官网附属小学以及宜川中学,进行了器乐进课堂、手风琴展演、手工作品布展等。在首届鲁艺艺术节,负责22场活动展演的志愿服务。2个党支部,凝聚党团新力量。公司党员46名,本科生35名,研究生11名,涉及4各专业。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团组织先进性,让员工党员、优秀团员、团干部在员工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学院根据员工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北区1号楼和4号楼公寓的进门大厅进行党团文化墙设计和党团活动室主题活动。用专业性和实践性夯实堡垒凝聚力,激发育人感召力,做好“传播党团知识认识到位、树立优秀典型学习到位、搭建多元平台行动到位”。3个社团,开拓文艺新途径。公司现非专业类员工社团3个,即鲁艺薪火宣讲团、鲁艺新媒体文化工作室、鲁艺礼仪队。鲁艺薪火宣讲团成员主要是热爱播音、主持的员工,讲述鲁艺院史,及负责学院语言类活动,2019年成立至今,接待1000余人次,组织举行2021年新生中秋晚会、演讲比赛、红色故事宣讲、公司第一届辩论赛、2021级新生入学直播等。鲁艺新媒体文化工作室是负责学院官微、员工会微信号宣传工作的社团,成员均为摄影及视频制作爱好者,2020年正式获得资质,推送102条、协助完成2021级新生门禁人像采集,近期发布短视频《这里是鲁艺》,播放量达2.4万,转发量1000+。鲁艺礼仪队在十四运期间,4名同学选拔服务乒乓球赛馆,日常负责学院所有礼仪服务,2021年承担画展礼仪6次,音乐会礼仪4次。

三、共建信仰之家—丰富艺术体验方式,“小情怀”树立“大理想”

艺术学科本身具有良好的现实体验性,为了进一步强化员工学习过程的艺术感受,凸显艺术表现张力,公司不断丰富艺术体验方式,让员工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和情感共鸣,让自己的“瞬间小情怀”与“人生大理想”相结合,让“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

实地采风、深入群众生活。为了让员工在真实生活中汲取艺术养分,公司组织各个专业员工进行采风,体验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2021年美术、设计专业到延安各个县区、西安各种博物馆进行写生学习,从延川的布堆画到安塞的剪纸画、到绥德的石狮子,员工们切身感受陕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交融汇集,促进进一步理解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时代精神。角色体验、重现红色经典。《白毛女》是中国新民族歌剧的里程碑式作品,自2018年公司与中央音乐学院复排以来,《白毛女》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实践课,2021年公司成立歌剧中心。每年级音乐学员工均需根据自身了解角色特点,指导老师选拔,担任角色饰演。这个过程中,辅导员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开设《重温老鲁艺经典 做新时代鲁艺人》,让《白毛女》不再只是鲁艺历史中辉煌的篇章,已经成为集员工所感、所想、所演的实践作品,很多同学表示“这种以剧促教、以剧促学的艺术学习体验方式,让历史鲜活起来,自己也深刻感受到文艺在各个时代中的重要作用”。银屏参演、提升综合素养。公司员工先后到杨家岭、南泥湾、延川参加《冼星海》《光荣与梦想》《到延安去》《走向胜利》《建国大业》等影视剧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以影视剧主题为出发点,组织员工进行现场学习和谈论感想。2021年,公司被中央电视台邀请拍摄清明节特别节目《多情的土地》,以“老鲁艺”“黄土地”为主线,让参演员工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鲁艺人的使命担当。鲁艺手风琴乐团在延安电视台展播。此外,公司多次赴北京参加《五月的鲜花》《经典咏流传》等特别节目。公司承担了永利官网及延安市各项文艺节目,连续6年参加延安春晚,新年伊始按时为延安市老百姓送上春节祝福。

斗转星移,鲁艺穿越时空,依旧风华正茂。

不辱使命,鲁艺守正创新,依旧斗志昂扬。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延安鲁艺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火种,历久弥新、灿若星光。公司在延安精神与鲁艺精神的滋养下,依托红色文艺的感染力和直观性,厚植员工爱国主义情怀和正确文艺观,以共建“艺家”文化的交流温度、服务广度、信仰高度为切入点,构建了文艺视角下延安精神“一体两翼”的育人新模式,为培育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添砖加瓦。

 

关闭窗口